-
1
-
2
-
3
-
4
-
5
-
6
工業園區是一個國家或區域的政府根據自身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,通過行政手段劃出一塊區域,聚集各種生產要素,在一定空間范圍內進行科學整合,提高工業化的集約強度,突出產業特色,優化功能布局,使之成為適應市場競爭和產業升級的現代化產業分工協作生產區。那么,工業園區在規劃時需遵循哪些原則呢?
1、政府引導、市場化運作的原則
園區實行政府引導與市場化運作結合起來。采取以園招商、以項目招商、以商建園、以商興園的市場化運作模式。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,組建園區開發管委會,園區開發投資公司、擔保公司三位一體園區管理機制,對園區項目實行一站式服務,降低入園成本。
2、集約利用與產業聚集的原則
圍繞主導產品發展一系列相關生產和服務,使資源得到有效利用,形成產業鏈和特色產業。
3、可持續發展原則
園區應與區域自然生態系統相結合,保持盡可能多的生態功能。對于現有工業園區,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,大幅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,減少污染物產生和對環境的壓力。新建園區的選址應充分考慮當地的生態環境容量,調整列入生態敏感區的工業企業,*大限度地降低園區對局地景觀和水文背景、區域生態系統以及對全球環境造成的影響。
4、講究生態效率的原則
在園區布局、基礎設施、建筑物構造和工業過程中,應全面實施清潔生產。通過園區各企業和企業生產單元的清潔生產,盡可能降低本企業的資源消耗和廢物產生;通過各企業或單元間的副產品交換,降低園區總的物耗、水耗和能耗;通過物料替代、工藝革新,減少有毒有害物質的使用和排放;在建筑材料、能源使用、產品和服務中,鼓勵利用可再生資源和可重復利用資源。貫徹“減量第*”的*基本的要求,使園區各單元盡可能降低資源消耗和廢物產生。
5、注重區域發展原則
盡可能將園區與社區發展和地方特色經濟相結合,將園區建設與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相結合。要通過培訓和教育計劃、工業開發、住房建設、社區建設等,加強園區與社區間的聯系。要將園區規劃納入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劃,并與區域環境保護規劃方案相協調。
6、軟硬件雙管齊下原則
硬件指具體工程項目(工業設施、基礎設施、服務設施)的建設。軟件包括園區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、信息支持系統的建設、優惠政策的制定等。園區建設必須突出關鍵工程項目,突出項目(企業)間工業生態鏈建設,以項目為基礎。同時必須建立和完善軟件建設,使園區得到健康、持續發展。
7、高科技、高效益原則
大力采用現代化生物技術、生態技術、節能技術、節水技術、再循環技術和信息技術,采納國際上先進的生產過程管理和環境管理標準,要求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實現*佳平衡,實現“雙贏”。柳州工業園廠房出租